书包网辣文 > > 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 > 分卷阅读3
    。

    程老大听说小儿子欺负老三家的闺女,立马拉过程立伟来,照着屁股结结实实给了几巴掌。

    只听程立伟嗷的一嗓子,就嚎开了:“奶奶,我爸打我。”他挣脱后,赶紧躲到奶奶身后。

    程大嫂刘玉香看儿子挨打心疼,皱着眉追根究底:“妈,那野葡萄打哪儿来的?”在她看来,野葡萄就是祸根子。

    程柳一听大娘问话,老实的她忙低下头,脸也跟着红了。明眼人一看,这事就跟她有关。老实的程柳熬不过内心的煎熬,吭哧吭哧总算说出真相。

    “我打猪草时摘回来的。”今年头一茬,本来她摘回来想让妹妹尝鲜,没行到会惹出事。

    程大嫂听了冷笑一声说:“柳儿,你摘回来没分给我家立伟吃吧,所以立伟才抢叶子的东西。你说你一个当姐姐的,咋这么偏心的,一点野葡萄有啥好的,就是给你立伟弟弟点吃还能咋地……”

    刘玉香是大嫂,进门又生了三个儿子,比较有底气,在程家儿媳妇中,算是最有话语权的。一般她说的话,公婆会考虑。

    程柳被大娘一训,开始吧嗒吧嗒掉眼泪。她性子老实,只会默默地哭,看着怪可怜的。

    程大嫂不想小儿子承担全部责任,忍不住辩驳几句:“这事儿可不能全怪立伟,谁让她们姐妹吃独食来着。”

    程奶奶出面阻止大儿媳继续说下去:“行了,淘孩子猫嫌狗烦,我看他们都是闲的,下晌都去地里拾麦子去。”

    程家老两口有四儿一女,闺女最小,已经出嫁。她上面有四个哥哥。现在呆在家里的,只有程老大、程老三和程老四三家。程家老二早些年去当兵了,并且在边疆成家立业,因为距离遥远,交通不便,或者还有别的原因,程老二轻易不回老家一趟。

    平时,大家有活一起干,有饭一起吃。至于谁占便宜谁吃亏的,天长日久也说不清楚。

    比如说麦收正忙的时候,程老大的大儿子程立宗刚考上高中,目前在学校读书。二儿子程立邦在村里上小学五年级,赶上麦收放假,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他,也得跟着在地里干活。三儿子程立伟十岁了,按说也能在地里干点轻快活。

    可是因为老三的程柳在家干烧水、打猪草这些零碎家务,程叶却不干活;还有老四家,立国去地里捡麦穗,七彩也是个吃闲饭的。所以刘玉香借口小儿子程立伟还小,也不让他下地干活。

    这不就闲出事来了。

    而赵英子进门后生了只俩闺女,生小闺女时还伤了身子,心里没底气,说话就能听出来。她要是想说句话干点啥,考虑几番还犹豫不决到底该不该说。

    老四媳妇李秀珍是小儿媳妇,因为丈夫还算受宠,李秀珍又会来事,在婆婆跟前也得脸。

    赵英子一听婆婆让几个小的下晌去拾麦穗,赶紧替小闺女求情,“妈,叶子还没醒呢,她哪儿能干活。”

    程奶奶也就那么一说。她虽然偏心孙子,可又不是虐待孙女的人,没好气地说:“那等她好了再干活。”

    赵英子一看婆婆没好脸,委屈地不行。本来是立伟的不是,她家叶子才受伤,婆婆还给她脸色看,难受。她看小闺女淌血了,本来想求婆婆给闺女卧个鸡蛋吃,这会儿也不敢说了。

    李秀珍听婆婆安排七彩也去拾麦穗,心里老大不高兴。这些关她家七彩啥事,现在倒好,连累七彩也得跟着干活。

    不管女人们啥想法,在程家的男人们看来,孩子们打打闹闹,都不是啥大不了的事,该罚的罚,该训的训,完了就过去了。

    吃完晌午饭,李秀珍还得洗碗,贴心小棉袄七彩利落的帮她妈收拾碗筷。还没桌子高的小人儿端着一摞饭碗,怎么看怎么危险。

    李秀珍忙说:“七彩,妈洗碗就成,你一边玩去,要不去睡个晌觉。”

    程七彩:“妈,我帮你洗碗。”

    七彩亲哥程立国也来凑热闹:“妈,我也帮你洗。”

    李秀珍赶紧拦住儿子说:“你都帮妈拾麦穗了,别洗碗了,我洗就成。你身上不扎吗?赶紧冲个凉去。”

    程立国听妈这么一说,感觉身上跟有蚂蚁爬似的,听话去冲凉了。

    程七彩身体力行,非得帮她妈洗碗,李秀珍只能跟闺女一起折腾。还别说,别看小闺女人不大,干起活来有模有样的,洗的碗也干净。

    能不干净么,这年头做菜油水少,即便是盘子上沾点油水,早拿干粮擦干净吃到肚子里了。再拿丝瓜瓤一擦,冲一遍水,就洗干净了。

    刘玉香看到七彩帮四弟妹洗碗,酸溜溜地说:“弟妹,有这么个贴心小棉袄,你可是有福了。”

    李秀珍笑眯眯地说:“大嫂可是有仨儿子,更有福气。”虽然嘴上这么说,但她才不羡慕大嫂,她可是儿女双全,儿女听话又懂事,她比大嫂更有福气才是。

    刘玉香深以为然。虽然闺女贴心,但是生儿子才有底气。没见老三家的整天因为没儿子,脸上连个笑模样都没有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,赵英子正在屋里说大闺女:“柳儿,你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