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 /> 不吃饭那能不虚吗?身体再好的人不吃饭也体虚啊。老夫人又是刚刚病愈,正是该进补的时候,可偏偏到了冬季,都是些油腻吃食,老夫人偏素,一到冬季就吃的少。
李嬷嬷十分发愁,每日为了能让老夫人多吃一口,费劲了心思。
“老夫人中午想吃什么?奴婢告诉厨房去做,您好歹多吃一点。”
老夫人倒是有想吃的,只不过想着冬日里没有,便没说出口让下人为难,只道,“清淡些就好。”
李嬷嬷便交代下去。
等到中午,厨房里送来膳食,老夫人一看就喜了,“我正想吃这个,想着冬日里没有才没说,这是哪里弄来的?”
桌子上,赫然摆着两盘青翠、新鲜无比的菜蔬!
李嬷嬷笑道,“是世子夫人送来的,言说是娘家平阳侯府给她送来的,想着您这段时间胃口不好,便送了些过来。”
“锦绣?这孩子是个好的,有什么好东西都先想着我这个老婆子。”
老夫人十分高兴,就着新鲜蔬菜,吃了整整一碗饭。
老夫人一高兴,还送了林锦绣不少好东西。
在武定侯府,老夫人那就是最高领导人,她喜欢的,那地位必然水涨船高。
“她怎么哄了老夫人?”
“听说是送了些新鲜蔬菜。”
“这冬日里哪来的新鲜蔬菜?”
“言说是平阳侯使人鼓捣出来的。”
“呵,果然是纨绔子,也就在吃喝玩乐一事上擅长。”
……
-
皇宫里,文帝也在对着膳食中的新鲜蔬菜发问,“这是哪来的?这季节倒是十分少见。”
“回皇上,这是平阳侯送来的。”
“林晏卿?”
文帝立刻想起了前段日子,暗线汇报的,关于平阳侯用琉璃房种蔬菜一事。
“他倒是有几分聪明,却不用到正途,只对这些吃喝玩乐颇有研究。”
文帝说完,看着几样新鲜菜蔬,又笑道,“这次倒是乖觉了,竟然想到往朕这里送。”
-
京城最近又出了稀罕事。
街头巷尾多了许多货郎,挑着那新鲜菜蔬叫卖。
蔬菜在夏天里随处可见,没甚稀罕的,可放在冬日里,就十分稀罕了。
数九寒天里,高门大户的富贵人家,吃腻了鸡鸭鱼肉,不缺油水,反而很需要一些清淡菜蔬来去去油腻。
尤其是那些个老夫人老太爷,老年人胃口不好,就更想吃点清淡的。
因此这些水灵灵的、青翠欲滴的菜蔬,就变得十分抢手。
一两银子一斤,也抢着要买。
没抢到的被主家责骂,抢到的自然心满意足,吃完之后又去打听这些菜的出处。
这一打听,好嘛,又是跟平阳侯府的小侯爷有关。
据说是小侯爷嫌冬日饭食油腻,因此琢磨怎么在冬日里吃到新鲜菜蔬,一番研究,最后用琉璃房种出了蔬菜。
果然,小侯爷还是小侯爷,在吃喝玩乐一事上,从没输过!
第12章 在古代刷淘宝12
京城里的平面琉璃,又开始供不应求了。在知道了晏卿卖的那些蔬菜,是在琉璃房里种出来的之后,那些世家贵族也开始建起了这种琉璃房。
只不过眼下已经深冬,即便建了琉璃坊,种上菜,年前也吃不到了。
所以晏卿庄子上的那些菜还是十分畅销,已经快要卖断货了。
焦大挑着一担菜,在城中游走,走了不过两三家,满满一担菜就被分完了。
寒冬的冷意也挡不住他脸上的喜色,他挑着空担,脚步轻快的走向一家酱肉铺。买了两斤酱肉,准备带回去给家人打打牙祭。
从前他可不舍得如此奢侈,但现在因为庄子上卖冬季蔬菜,他们都赚了不少,手头宽裕,才会舍得买一次。
本来,他们只是签了卖身契的农户,庄子里的一切产出都是东家的。但侯爷仁义,没让他们白忙活,卖菜的钱分了一成给他们。
别看只是一成,一斤菜价一两银,也就是说,每卖一斤菜他们可分得一百文钱。每天卖上十来斤都能得一两银了!
一两银啊!普通农户一年到头也挣不了一两银!现在,他们却每天都能挣到过去一年的收成还要多!
因此焦大与其他农户,无比的感激小侯爷,小侯爷在他们眼里那就是活菩萨。
香气扑鼻的酱肉,被焦大揣在怀里,挑着空担子往城外走。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容。
他身后不远处,有一个跟了他许久的中年男子,终于下定决心,几步追了上来。
“这位兄弟,请等一等。”
焦大回头,看向中年人,“你叫我?”
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,个子不高,身材微胖,身上穿的是绫罗绸缎,看样子应该是富裕人家出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