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包网辣文 > > 假如古董会说话 > 分卷阅读16
    后的陶瓷并不牢固,甚至不能装水。

    之后便出现了锔瓷工艺,将破损的陶瓷做好记号,两侧打上小孔,钉入锔钉,最后涂上猪油和生石灰,在清明上河图中便出现了锔瓷匠人的身影。“没有金刚钻,不揽瓷器活。”说的也是锔瓷。

    漆缮,或是金缮修复瓷器的方法源自中国,却在日本渊源流传,由于比较符合亚洲人的审美,在东南亚各地也很流行。也可以用于玉器、紫砂器、木器的修复。

    靳木桐一页页看过去。

    她看的很认真,悟性也是极高,这么对比下来,她觉得这些都不合适,最终,思索了一整天,她想到了一个最为合适的办法。

    但她没有贸然行动,而是先询问了画的意思。

    画在她不开口的情况下,也一直很沉默,听到她的问题,便很赞赏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靳木桐得到了画的肯定,便再不耽搁。

    她将所有瓷片拼好以后,用热熔胶枪对其进行临时固定,这样可以避免挨个拼接造成瓷碗整体变形,最后进行灌胶,在固化变硬之前对局部碎片位置进行微调,力求达到完美。

    整个过程,靳木桐全神贯注,拼接环节如果失败的话,之后的环节做得再好也不行。

    之后就是打磨整形上色。

    上色当然也是难点,也是最容易出效果的环节,上色完成之后,消光做旧。

    紧接着就是用研磨膏打磨,用毛巾进行抛光,最后打蜡。

    整个过程,她做的一丝不苟,修复过程全神贯注,哪怕是最枯燥的动作,她也没有半点不耐烦。

    画一直静静地看着她的动作,在她完全没有注意到的时候,画的上面浮现出一个人形虚影,虚影虽淡,却充满着谦谦君子的气息。

    他柔和的目光落在靳木桐的身上,温润如玉般的身影在看到靳木桐近乎完美的修复过程后,赞赏而满意的点了点头,随即缓缓的隐去身形。

    这是靳木桐第一次修复瓷器,完工以后,她细致的将这次修复的心得记录下来。

    同时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,成就感顿时溢上心头。

    这,大概能是她第一次通过修复古董赚钱吧,靳木桐缓缓的扬起了嘴角。

    到了约定的时间,靳木桐将完工的瓷碗装好,再度前往南城。

    约定见面的地点依旧是“甄珍轩”古玩店。

    接到靳木桐电话以后,朱亚强便早早的来到了“甄珍轩”,他这几天过得实在是太难熬了。

    虽说那个同治年间的粉彩瓷碗无论从做工,釉色,还是画工,都比不上清朝巅峰时期之作,估价也就最多十多二十万,可是古玩就是这么神奇,千金难买心头好,当初好不容易得来,他拿到手以后几乎每天都会拿在手上盘玩,生怕给摔了。可老婆盛怒之下,就把它给摔了,当时他那个心痛的啊,简直快要哭了。

    之后便郁郁寡欢,做什么事都心不在焉。最后弄得不得不去寺庙里拜佛抄经静心。

    没想到事情峰回路转,竟然来了个古董修复师,有可能将这个粉彩瓷碗修复,所以他这些天辗转反侧,几乎夜夜失眠。

    但是真把东西交给靳木桐之后,他突然就有点后悔了。

    当时只觉得找到了一个古董修复师,很开心,就脑子一热把瓷碗交给她了,但现在想想,那么年轻,能是多厉害的修复师?

    而且要价明显比市场价低,那可不因为水平不行所以要价低吗?

    他越想越后悔,又害怕别被修了之后比修之前还破损的厉害。

    到最后,他的心中已经不对这一次的修复抱有什么期待了,只要能看就行。

    他有一搭没一搭的跟甄老板聊着天,却是每隔一两分钟就看一次表,心里如同火在烧一般。

    好不容易盼来了靳木桐。

    “靳小姐,快快,给我看看你修得怎么样了?”朱亚强见到靳木桐便急吼吼的说道。

    甄老板赶紧拦着:“哎呀,你这小伙子也真是的,人家靳小姐刚下火车赶过来,你让人喝口水嘛。”

    靳木桐含笑摇头:“不用,还是先看东西吧。”

    这时,店里的伙计们也都停下手上的活,好奇的围了过来。

    这女孩看上去年纪也不大,之前见过的古董修复师通常已经上了点年纪了,这么年轻,办事真的牢靠么?

    店员们都露出了看戏的神色,就连甄老板也饶有兴趣凑上前,也不知道这个朱先生看见自己被修过的瓷碗是什么反应。

    “呵呵,朱先生,瞧把你给紧张的,不是我说,你那瓷碗之前碎的太厉害了,你也别期望值太高……”

    朱亚强仿佛什么都没有听见似的,此时小心的把盒子放在桌上,再揭开盒盖,他明白就算此时自己有多么激动,都必须谨慎,修复后的瓷器是比较容易再度损坏的。

    揭开盒盖的那一刻,他的心都紧张的快要跳出来了。

    一个完整粉彩瓷碗静静的躺在盒子里——

    店员们口中,纷纷发出压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