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包网辣文 > > 恶毒表妹后来成了国师 > 分卷阅读5
    怀里。

    宁莞摸了摸她的头,问道:“怎么只你一个人,二郎呢?”

    宁暖仰起头,“二哥在假山里逮住只脏兮兮的老鼠,非要拿回来熬汤煮肉,芸枝姐姐说他两句,他还不高兴,在前头撒赖使性子。”

    “长姐去说说他才好呢,二哥一点也不听话。”

    小姑娘憋着嘴,一副姐姐的派头,埋怨里颇含有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儿。

    宁莞忍俊不禁。

    芸枝和宁沛一直没见回来,呆得无聊,宁莞便说出去看看,宁暖没有不依的,两人出了这边院门,入目的是一条鹅卵石小道,两侧杂草丛生约有半人高,掩掩映映甚是繁茂,叶间缀满雨露,人从其中穿草而过,衣衫都洇湿不少。

    十四巷的鬼宅远近闻名,外头将这里传得很玄乎,鲜少有人踏足,难免荒芜。

    宅子不算大,只是遍布瓦砾残壁,宁莞和宁暖走得很慢,在后院至中堂的路上正好碰见拿着扫帚的芸枝。

    她身边站着一个半大少年,身穿青色长衣,生得眉清目秀,手里揪着一只吱吱叫唤的老鼠,正是原主的堂弟宁沛。

    他幼年时伤了脑子,十岁的年纪,心智却不到五岁,比起小几岁的宁暖,还要来得天真懵懂些。

    芸枝板着脸又说斥了几声,少年才委屈地红着眼眶,不甘不愿地松了手,老鼠得了空隙,一溜烟儿就蹿没了影子。

    “芸枝。”

    芸枝应了一声,“小姐,你怎么出来了?”

    宁莞回道:“闷得慌,透透气,你拿着扫帚往哪儿去?”

    芸枝看她气色似好了许多,稍稍安心,没说什么,只回道:“时候还早,去前头把中堂打扫一遍,也免得来回进出裹一身的泥灰。哦对了,我方才在巷子里头的张大娘那儿买了点儿新鲜菜,咱们晚上炒着吃。”

    言罢晃了晃手里的一把韭菜,绿油油的,颜色很是喜人。

    宁莞笑着点头道好,目送着她走远,又看了看蹲在假山边玩泥巴的宁沛宁暖两兄妹,跟宁暖说了一声后,她便一人往东厢房走。

    她得去找一些用得上的东西,比如……一幅画。

    东厢房共有两间,都不大,外面种有三两棵梅树,枝桠上光秃秃的,零星挂着几片叶子。

    宁莞推开门,震落的灰尘扑了一脸。

    抬手挥了挥,举步入里,屋里窗户大开,挺是亮堂,角落里置有一个木箱,两个矮凳,再加一张小木板床,除此之外便是缠绕的蛛网和积落厚重的尘灰。

    空荡荡的,宁莞只随意看了两眼就退了出来,又进了旁边的那间屋子。

    这像是一间书房,没有床,在靠墙处立着八尺高的书架,临窗不远放有一张书案。

    宁莞翻遍了屋子,只在桌子下找到一本启蒙用的千字文。

    在东厢房半天,一无所获,宁莞不禁有些泄气,只好又转向西厢房。

    西厢房比东厢房宽敞些,还有小隔间儿,宁莞掩面站在隔间里的台案前,案上有一个香炉,两边烛台上蜡烛还剩一半,缺口的碗碟里装着腐烂得看不见原样,一团漆黑的供品。

    这些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她总算在台案后面的墙上找到了一幅画。

    这是一幅人物画像,画上的女子身穿如意云纹裳,梳有单螺髻,玉钗簪巾帼,手里提着一个小木箱。

    宁莞眯着眼细瞧半晌,也没认出来这画里究竟是哪个。

    不过,能叫人特意设案供奉,肯定是不同于常人的。

    宁莞掏出帕子,轻拭去画面儿上的灰尘蛛网,总算在边角处看见了一行小字——“杏林春暖,师翡翡”。

    师……翡翡?

    宁莞顿了顿,旋即恍然,是有这么个人。

    师翡翡是师家幼女,生于前朝末,卒于靖朝明衷九年,乃大靖皇后专用女医师,是当时唯一一个专攻妇科疾病的大夫,有带下圣手之称。

    传言当年天下初定,开国皇帝元宗终于松下一口气,为充裕后宫,繁衍子嗣,广招秀女。

    三宫六院七十二妃,皇子公主一个接着一个往外冒,东西六宫好不热闹。

    中宫无子,下面有儿子的妃子想干掉皇后自己上位,上头一心盼着嫡孙的太后对皇后横挑鼻子竖挑眼,里头皇帝每天盯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