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包网辣文 > > 反派靠我的琴声续命(重生) > 分卷阅读37
    …”

    谢景洋:“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知道么?这纸十两银子一卷,桌上的有十分之一卷,也就是说,你平白扔了我一两银子。”

    钟月华抖着手指,捏着纸张的两角,极其心痛。

    戚弦淡定地抚抚袖子,“做人不能太贪心,我有一项登峰造极就可以了,别的不强求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你倒是容易知足!”

    “失礼了,你不要的话,我便收着。”谢景洋从她手中拿过纸,淡淡地说:“不如钟姑娘也写上一句?”

    钟月华一愣,“不……不用了。”

    不是她不想写,主要是这人的眼神太过恐怖,冰凉凉都快把人冻住。

    “至于么……我就说了一句纸贵,至于被针对么……”

    “嗯?钟姑娘说什么了?语句有些快,我方才没看清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先聊着,我去看看父亲需不需要喝水。”钟月华迅速遁走。

    她觉得,自己根本不应该在那里,没想到谢公子护妻的厉害。

    待她走后,谢景洋重新铺了纸,对着戚弦招手,“来,咱们再写一张。”

    “不用吧,一会儿月华又得心疼她的纸了。”

    “无妨,我帮你。”

    还没明白这个怎么帮,戚弦的手被他牵起来拿,她浑身一震,僵硬地被他握住一根根手指拿着毛笔。

    暖室里,戚弦身子前倾,站在桌前。

    她身后,谢景洋离得极近,左手撑在桌上,右手覆在她的手上,两人一起执笔写字。

    写的什么,戚弦完全不知道,那股淡淡的兰花香一直萦绕在鼻尖,撒在头顶的呼吸让她整个人烧起来。

    “若是没中毒该多好,真想尝到年夜饭的味道。”谢景洋轻声道:“还可以闻到戚弦身上的木香,可以握着你的手,写更好看的字……”

    戚弦偏头,“别担心,找到神医就能解毒。”

    她说的认真,谢景洋看着她开合的唇,有些怔愣。

    “会好起来的。”怕他没看清,她又慢慢重复了一边。

    谢景洋忽然笑出来,“嗯,戚弦说的是。”

    第20章 圣旨

    天气渐暖,后院的杏树重新长出绿芽。

    但是由于长期没有雨水,土地干旱,初春不再是姹紫嫣红,那些娇嫩的花簇还没来得及绽放,便已干渴地枯萎。

    稻谷更是无法播种,短短几月,临江县没了年前的热闹,市集上无人卖菜。

    粮铺从的米面尽管价格哄抬了几倍,待出售时仍然一抢而空,粮商门跑了好几趟南方,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。

    百姓们担心的不止有粮食的短缺,还有三月初税收官的拜访。只剩不到半个月时间,百姓们的银钱全都换了粮,哪还有多余的上交朝廷呢?

    县令府每日被民众围堵,钟越为这事儿已经有几日没有回去休息了。

    谢景洋站在院中银杏树下,静静听着四周的风声。

    因缺水,树枝有些萎缩,尽管长了少许新芽,整棵树看起来也颇为凄凉。

    戚弦伸手摸过树干的纹路,叹息道,“这树怕是没多少时日了。”

    “闲王已经派人与莫将军接触。”

    “你决定配合他?”

    谢景洋没有立即回答,他沉默片刻后道:“或许我们可以除暴君,但是面对天灾却无能为力。”

    “若有明君贤臣,即便是天灾,百姓们也不会绝望。”

    “嗯,戚弦说的有道理,若是太子……想必旱灾也并不可怕。”他垂下眼眸,语气有些寂寥。

    戚弦拉着他的手往回走,“这里风大,回屋吧。”

    谢景洋乖顺地由她牵着,唇角微微翘起,“戚弦,你近日来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对于他们的计划,戚弦没有刻意询问,政治谋略有谢景洋就行。她这段时间一直在和钟月华安抚居民,虽然辛苦,但是很充实。

    她如今担心两件事,一是莫静萱进宫,二是即将到来的圣旨。

    上一世,关于圣旨的事,她只在后来听钟月华提到。说是为了祈雨,睿帝需要用金像镇压龙脉,于是,要求钟县令在清明之前铸好并送到京城。

    若是平时,金像造就造了,不管能不能真的祈到雨,至少能给百姓一个安慰。

    但是年后的饥荒让临江县元气大伤,再加上朝廷暴力征税,挨家挨户抽走壮丁扩充军备,导致当地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手开工。

    从挖金矿,到冶炼,再到最后的铸造搬运,哪一样不耗费人力。

    更何况如今有金子也买不到粮,所以负责金矿工业的张家和周家,都把目光转到粮食市场。

    后来,钟县令因违抗圣旨并且写奏折上呈朝廷,惹怒睿帝被斩,张家和周家缺了管束,私下开金矿,再到南方换粮,然后哄抬价格。

    百姓们被逼得走投无路,在舒家村猎户的带领下起义,杀了两家的主子,抢了粮行,还集结了将近五万农民军